台湾本土派支持调降文言文比例

支持調降文言文比例,強化台灣新文學教材——對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聲明稿連日來,因為教育部課審會審查12年國教國語文課綱,關於高中國文文言文比例與推薦選文部份引發各界討論與關注,台灣文學學會已提出大幅調整課綱的呼籲,考量學生學習需要,以及教師課程安排自主性,適當下修文言文教材比例,強化台灣文學教材,提振學生語文閱讀興趣。此為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關鍵,有助於國民文化人格養成,對書寫與閱讀之提升,更有助益。本國語文教育,長久以來偏重文言文,形成國民文化養成的枷鎖,阻礙國民心靈的開展。一波又一波的國文課綱修訂,陷於文言、白話比例調整的糾葛,缺少新視野,舊有黨國體制遺留的弊病實為病灶之源。語文有符號、工具、方法、精神的層次,不斷在時代變化中更新。中華文化作為台灣文化的元素之一,從文言到白話,既是歷史,也是現實,我們並不否定;中國五四運動的新文化思維、台灣從日治時期到戰後以來的新文化運動,以及當前國內各族群語文的復振運動,也都是形成語文內涵的重要元素,不宜偏執。若仍偏執於文言文教材,乃是守舊主義的依賴,更是在台灣的殖民意識、不合時宜的中國結再現。邁向民主化、追求國家重建的台灣,應該早日拋棄這種枷鎖和桎梏。台灣文學學會要求大幅調整課綱,強化台灣文學教材,與世界接軌。作為創作者,在詩、散文與小說、評論與劇作拓墾的台灣作家群,我們支持並呼應此一關係到本國語文教育改革的主張。我們強烈希望,本國語文教育能夠引領青少年在國民養成過程中,與台灣這塊土地繫連,與台灣文學作品一起呼吸,進而經由世界文學的觀照,認識世界。以下是我們的三項訴求:一、支持調降教科書文言文比例,活化語文的書寫與閱讀。
二、強化台灣文學作品在語文教科書的份量,讓本國國民文化人格的養成與台灣同步,讓本國的國民心靈與台灣這塊土地相連。
三、配合台灣的國家重建,本國語文教育應強化台語、客語和原住民族語的語文素材,並與世界接軌。共同發起人
鍾肇政、林亨泰、鄭清文、趙天儀、李魁賢、東方白、岩    上、姚嘉文、張良澤、莊萬壽、
劉靜娟、楊青矗、吳    晟、呂興昌、陳    列、曾貴海、李敏勇、陳萬益 、康    原、陳芳明、
彭瑞金、鄭邦鎮、黃勁連、蔡文章、江自得、鄭烱明、邱各容、杭    之、蘇紹連、廖玉蕙、
應鳳凰、林    梵、阿    盛、李勤岸、利玉芳、宋澤萊、陳坤崙、李筱峰、林文義、詹明儒、
天    洛、 陳明仁、廖為民、黃    徙 、 林水福、林世煜、楊子澗、歐宗智、林文欽、陳寧貴、
林央敏、向    陽、謝振宗 、方    梓、夏曼·藍波安、莊華堂、初安民 、胡慧玲、江    昀、方耀乾、
果子離、林正盛、林美挪、陳建成、呂東熹、凃妙沂、江文瑜、張蕙芬、瓦歷斯·諾幹、
邱振瑞、蔡其達、楊    翠、魏貽君、陳    皓、張芳慈、廖志峰、陳    胤、鴻    鴻、郭珍弟、
郭漢辰、柯柏榮、李志薔、陳金順、楊允言、林裕凱、陳豐惠、陳   謙、施俊州、黃文成、
李癸雲、邱一帆、蔣為文 、胡長松、房慧真、李長青、許    赫、張耀升、鄭順聰、鄭秉泓、
吳錡亮、何信翰、伊格言、吳易澄、吳易叡、呂美親、黃麗群、周馥儀、陳夏民、王    離、
印    卡、沙力浪、陳允元、溫朗東、陳學祈、李屏瑤、神小風、廖亮羽、何敬堯、林立青、
羅毓嘉、徐珮芬、林佑軒、鄭清鴻、朱宥勳、盛浩偉、蔡宜文、陳    茻、吳曉樂、宋尚緯、
周芷萱、朱宥任、煮雪的人、劉宇均、李佳慧

留下评论

Filed under 台湾作家

留下评论